昆明市五华区:楼宇经济促中心城区转型

A_hujie A_hujie(好居网用户) 3650天前 / 阅读 :

在金融气氛浓重的东方首座商务中心内,白领们正在忙于各种文件的整理;在历史悠久的昆明老街上,游客穿梭于历史与现代文明之中;在金鼎文化创意产业体验区内,这里有一群创业达人,他们的各种创意项目让人目不暇接,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身边的五华区。

产业园区内一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新产品展示 

【好居网】在金融气氛浓重的东方首座商务中心内,白领们正在忙于各种文件的整理;在历史悠久的昆明老街上,游客穿梭于历史与现代文明之中;在金鼎文化创意产业体验区内,这里有一群创业达人,他们的各种创意项目让人目不暇接,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身边的五华区。

7月1日,昆明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走基层”活动走进主城核心区五华区,昆明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宏,昆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彭涛带领全媒体记者一行通过走访,感受五华区楼宇经济发展的迅猛,体验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内的创新项目。

楼宇经济

推动“商贸立区”

7月1日早上8点半,在五华区东方首座商务中心外,人们迎着朝阳匆忙进入大厦,这座在2014年下半年才开始招商的写字楼,如今入驻率已经达到75%,每到上班的时间电梯总是人满为患。

打造“云南首个金融类专业级五A级写字楼”是这座大厦的目标,从如今的项目入驻也可以看到一些未来愿景,招商银行、渣打银行、恒生银行、马来西亚国家银行、海银财富等多家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企业的入驻,金融气氛浓重。

海银财富昆明分公司是今年5月份才入驻东方首座,如今在昆明已经有2000多个客户。该公司常务副总郭凌说,之所以选择五华区是因为这里已经形成商圈,商业气氛很好。郭凌对于当前工作环境十分满意。

作为全市商业中心,长久以来,商贸业一直是五华立区之本。在此基础上,五华区提出了建设商贸商务中心的思路,通过加快推进中央商务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商旅文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等,着力提升“商贸立区”内涵,推动传统商业向商务商贸的转变,从服务业大区向服务业强区转变。一组数据可以更直观反映这一转变:截至去年底,全区商务楼宇总数达183幢,楼宇入驻企业近5000户,“亿元楼”达到9幢。

昆明老街体验新旧变迁

从东方首座商务中心出来,穿过热闹的南屏街商贸区来到昆明老街,这里与闹市相比安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依然伫立在这里,穿梭其中,咖啡厅、酒店、工艺品商店又让人感受到现代人的生活。

昆明老街是昆明市唯一保存完整,并集中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和地区特色的历史保护街区。项目南接景星街,北邻人民中路,东起正义路步行街,西至云瑞西路。老街经历了900多年世事沧桑,900多年文化积淀。

然而,无情的时光却让美丽变得斑驳,昆明的“城市之心”也在岁月的侵蚀下变得破败不堪。近几年在五华区委、区政府和企业共同推进下,经过多年精心打造,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文化气息浓厚的老街区初见雏形。街区呈现“街-堂-庙”的清晰格局(即明清民居街巷、胜利堂、文庙),拥有三十余处文物和挂牌保护建筑,数万平方米传统风貌建筑,是昆明市唯一保持完整的历史风貌街区。

云南省文化产业新高地看创意

在五华区的经济版图上,金鼎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不容忽视。园区去年实现广告及关联产业产值10亿元,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产值6亿元,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预计到2016年园区产值可超过30亿元。

如今进入园区可以看到,包括微软创新中心、新浪乐居、盛策同辉、文产数字科技、皇威传媒等220余家特色明显的广告、创意类企业已经入驻,形成了产业特色鲜明、商业模式互补的广告关联互动体系,产业聚集效应凸现。

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将以建设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为目标,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为主线,以构建众创空间等企业服务平台为载体,从“互联网+品牌”、“互联网+广告”、“互联网+贸易”、“互联网+创新”等方面推动广告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各行各业的产品打上云南标签,辐射至南亚、东南亚经济版图的各个方位与角落。

在刚刚结束的南博会上,园区内的云南皇威传媒有限公司和老挝国家电影总局达成了电影供片战略性合作协议,将“在老挝国家电视台开辟中国剧场、中国农场、中国动漫栏目”等方面进行友好合作。而早在去年,皇威公司译制的《木府风云》、《舞乐传奇》等9部356集优秀中国电视剧,就已经输出到老挝等东南亚国家,播出后受到热捧,今年还计划译制1095集影视剧。而昆明盛策同辉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公司互联网+高科技全感官体验新媒体技术,已服务于澳大利亚、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在园区的2015年建设计划当中提出,要将金鼎片区将打造为集国家广告产业园、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文化创意产业试验园区三位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

另外,园区还重点规划了两大平台,一个是建设云南品牌推广孵化中心暨云南省商标博物馆,二是成立云南广告文化与新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创新投融资体系服务。

产业转型

助力五华发展

对于当前五华区的发展,五华区委书记金幼和介绍,五华区是昆明主城区之一,是昆明目前人口最多的区,单纯依靠投资,外援式的扩大方式,已经支撑不了发展。在新常态下五华区只能走内涵提升、产业转型,来逐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路子。把所拥有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新一轮的发展动力,是五华区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五华区将坚持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重中之重。

金幼和说,当前五华区正在开展的“三大建设”(中央商务区、泛亚昆技新区、西翥生态旅游实验区)、“四大中心”(商贸商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科技信息中心和文化创意中心)和“南强、西进、北拓展”的发展战略,这也是五华区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牢固树立“空间有限、发展无限”的理念。

“希望你们多到五华区,从媒体视角、思维,全方位走进五华、了解五华、报道五华,讲好五华故事,传播好五华声音,为五华区改革发展稳定鼓劲加油,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于此次全媒体走基层活动,金幼和如是说。

姚宏表示,将通过集团所属各个媒体,对五华区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进一步扩大五华影响力和传播力。此外,昆明报业传媒集团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也将谋划好文产项目,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五华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推动双方实现共赢。